一封迟来的“信” 医院,我的乌托邦
这个星期是我留在马六甲的最后一个星期了,过后又得回到“森林”去“闭关”了。说真的,我并不喜欢在那里的生活,虽然朋友时时刻刻都在身边但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感到很不自在。为什么??因为他们很喜欢在我读书读到一半的时候出现在我的门外,要我吃Maggie的(这让我掉头发==''),要我一起“打猎”的也有,要我和他们一起颓废!!想呀想,我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里,自然地往前冲。同时,我也得承认,也许是SPM过后过于放纵自己,这也使失去了最重要的激情。如果以往的激情还在,我一定不会那么容易就被他们“拐带”出去和他们一起颓废了。想想看,这个周六就是MUET了,我好像没什么准备到,毕竟Listening 和Reading都没有好读,只有Writing可以读罢了。Speaking test过了,我并不知道我自己的表现如何,我只觉得我那天真的是尽了我最大的能力,不过还好同组的Nick过后大赞我的表现。家果然永远都是最好的,我回来两个礼拜,我就吃了两个礼拜==''......不过这次回来有一个遗憾就是少去Oldtown喝咖啡了。老妈要我少喝毕竟这些东西喝多对身体不好,我也察觉到我的双腿偶尔也开始出现了无力的现象,这是血液变浓的现象,喝了太过多三合一咖啡,血液不变浓是假的。看来,我要改喝茶了。
这个星期,Form 5 面对SPM,看着在家的弟弟每天熬夜读书的生活让我想起去年我面对SPM的感种更感觉。面对含金量那么高的考试有谁会不努力,不紧张,毕竟这个考试是断定我们的前途的考试。那种感觉不好受但心里却很矛盾,现在的我竟然很怀念那种感觉,那种考完一科后回到家在时间表上画一个大大的X的感觉;考完后,回到家把那些已经“没用”的书丢掉的那种感觉,是多么的痛快啊!!如今,不知为何,我没有了那种感觉,这让我很心痛,看来我越来越不认识我自己了......
这个Sem break还好,为什么还好呢??因为过得很充实,我总共读完三本书,两本小说和一本自传。两本小说分别是《一封迟来的信》和《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先说明,这两本小说一本是弟弟的,我并不喜欢把钱都花在这一类的书上。无论如何,这两本都是不错的书,前者是关系到变质了的友情,后者则是作者的《回忆录》。还有一本自传,这是我买的,逛书店的当儿看到了这本自传,早在KMPk是就看到有朋友在读这本书了,我没看过但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所以没管它的价钱就把它给买下来了。那也是一本回忆录自传,作者李永业医生是马大医院的高级医学顾问和马大医学系教授,同时他也是为泌尿科外科医生。这本书也许并不可以100%是自传,因为里面没有提到李医生如何努力才成功但里面却记载着他第二次“成长”的过程。何谓第二次“成长”,这是因为从医多年的他面对了很多的病人而这些病人多数都是膀胱癌或性病的患者。和他们接触后,病人们的心理,生老病死让他第二次“成长”。里面也有写到,就算是位很资深的医生也不一定100%能够把一位病人医好,无法把病人医好让后被病人家属责怪,那种眼睁睁的看着那个人痛痛苦苦的在病床上痛苦的喊着,痛苦的离去的那种无奈。天真的我,没看这本书之前以为一位医生很容易当,实际上他们要当一位医生并不容易,要当一位好医生更是难上加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忍受那一种眼睁睁看着死神把病人给带走但自己却帮不上忙的那种生活。
最近不知为什么,写blog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用长长地标题,这篇也是一样。《一封迟来的“信” 医院,我的乌托邦》后者很明显的是李医生的书名,如果你们认为前者也是书名那就错了。前者《一封迟来的信》的确是书名但《一封迟来的“信”》并不是书名,这是一件今天让我惊讶的事。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大红花国有一个爱发梦的小子,时常做着同样的梦。这个“梦”让他疯狂同时也让他沉沦。他曾经为了这个梦而天天守在“信箱”旁等“信”即使没有“信”他依然是痴痴的等,等啊等“梦”终于来了但不是给他寄“信”,他知道了过后很无奈但有无能为力,毕竟他没办法控制要发“梦”.......够了,不要再游“花园”了,赶快切入正题吧。故事其实发生在今天的下午,上网上到一半忽然间手痒进了facebook,一进去facebook,有notification是在平常不过的事了,friend request偶尔也有1,2个但有message,这对我来说并不寻常。一向来爱发梦的我继续的发梦会不会是Beatrice send来的,毕竟周末那晚,我们谈了差不多3个小时,可能谈谈话之间她被我“电”到,我心里暗暗地笑哈哈,冷静一下想想一定那些叫你帮忙like这个like那个的,铁了心我发誓如果真的是后者,我必定送他们一个但结果竟然是我无法预料的,喝着水的我差点喷水。事发大现在好像有半年了,错错错应该是差不多要一年了。经过天时地利的洗礼,我成功走出了“那件事”的阴影,那件曾经让我失去灵魂的事。过后,铁了心的我内心挣扎了好久才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我要彻底忘掉她,我要把她从我记忆里赶出去,所以最后我把她从我1000++朋友里面remove掉,再把她的号码从我手机里delete掉,那些我曾经认为和她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全部丢掉。
老实说,我并不后悔,不是说我要逃避失败所以才选择那样对她,而是我要忘掉她,当不曾认识过她。隔了大半年,我成功了,无论什么日子,她的生日我都没有去祝福她,就连她现在过得怎样我都没兴趣了,她身边是不是有一大群帅哥围着她我都没关系了。正当她已从我记忆中消失一段时期后,今天我忽然间收到她的message,在facebook的,也许她要发这封“信”前,怎么找都找不到Tan Wei Loon这个曾经那么熟却又很陌生的名字了。这封“信”的确来迟了。“信”的内容是简简单单的寒暄,看到她这一封“信”时,我竟然有了当年我写的歌的感觉“看 看到你给我的回信 忽然不想回应 没有原因”但出于礼貌我也淡淡的给她回“信”,然后便sign out。
夜黑风高,我睡不着,听着《那些年》再回忆起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我觉得我做错了,我不该这样对她毕竟曾经在我低落的时候,是她给了我站起来的勇气;在我觉得无聊时,她陪我sms了一整天;真的很讽刺,在我认为她像泡沫一样消失在我的记忆中但此时此刻,我无法控制我的脑不再去想那些“往事”,那些我们之间的快乐回忆......打开facebook看到她给的第二封“回信”,我不再去犹豫是否也要“回信”了,直接的给她回了最后的“信”......
九把刀有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我也是)
记忆中你青涩的脸 (还算是啦)
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 (我们也是来到了这一天)
桌垫下的老照片 (可惜我桌垫下没有我们的老照片)
无数回忆连接 (就如现在一样)
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后的约 (她没约我)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呆呆的站在镜子前 (我是在电脑前)
笨挫系上红色领带的结 (我没有红色领带)
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 (我现在已经是大人模样)
穿上一身帅气西装 (拖Matric的福,我天天都在穿)
等会儿见你一定比想象美 (也许)
好像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 (一点点)
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 (她不曾骂过我)
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 (我们并不同校,不可能黑板上有我们的组合)
谁与谁坐他又爱着她 (这句不是很明白但我当年的确爱和她)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那些年我们没错过的大雨,只记得我淋着雨去top up)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不算是爱情是单恋)
好想拥抱你 (我没有想过)
拥抱错过的勇气 (我最大的勇气就是想她表白)
曾经想征服全世界 (我没有那么大的理想)
到最后回首才发现
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 (当年啦)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好像告诉你 告诉你我没忘记 (忘不了)
那天晚上满天星星 (今晚没有星星)
平行时空下的约定 (我们的约定是我不会再烦你)
再一次相遇我会紧紧着你 (我看不会了)
轻轻抱着你 (因为我已经放弃你^^)
s.f.t::那些年--胡夏 / 《?》--陈奕迅
这个星期,Form 5 面对SPM,看着在家的弟弟每天熬夜读书的生活让我想起去年我面对SPM的感种更感觉。面对含金量那么高的考试有谁会不努力,不紧张,毕竟这个考试是断定我们的前途的考试。那种感觉不好受但心里却很矛盾,现在的我竟然很怀念那种感觉,那种考完一科后回到家在时间表上画一个大大的X的感觉;考完后,回到家把那些已经“没用”的书丢掉的那种感觉,是多么的痛快啊!!如今,不知为何,我没有了那种感觉,这让我很心痛,看来我越来越不认识我自己了......
这个Sem break还好,为什么还好呢??因为过得很充实,我总共读完三本书,两本小说和一本自传。两本小说分别是《一封迟来的信》和《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先说明,这两本小说一本是弟弟的,我并不喜欢把钱都花在这一类的书上。无论如何,这两本都是不错的书,前者是关系到变质了的友情,后者则是作者的《回忆录》。还有一本自传,这是我买的,逛书店的当儿看到了这本自传,早在KMPk是就看到有朋友在读这本书了,我没看过但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所以没管它的价钱就把它给买下来了。那也是一本回忆录自传,作者李永业医生是马大医院的高级医学顾问和马大医学系教授,同时他也是为泌尿科外科医生。这本书也许并不可以100%是自传,因为里面没有提到李医生如何努力才成功但里面却记载着他第二次“成长”的过程。何谓第二次“成长”,这是因为从医多年的他面对了很多的病人而这些病人多数都是膀胱癌或性病的患者。和他们接触后,病人们的心理,生老病死让他第二次“成长”。里面也有写到,就算是位很资深的医生也不一定100%能够把一位病人医好,无法把病人医好让后被病人家属责怪,那种眼睁睁的看着那个人痛痛苦苦的在病床上痛苦的喊着,痛苦的离去的那种无奈。天真的我,没看这本书之前以为一位医生很容易当,实际上他们要当一位医生并不容易,要当一位好医生更是难上加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忍受那一种眼睁睁看着死神把病人给带走但自己却帮不上忙的那种生活。
最近不知为什么,写blog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用长长地标题,这篇也是一样。《一封迟来的“信” 医院,我的乌托邦》后者很明显的是李医生的书名,如果你们认为前者也是书名那就错了。前者《一封迟来的信》的确是书名但《一封迟来的“信”》并不是书名,这是一件今天让我惊讶的事。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大红花国有一个爱发梦的小子,时常做着同样的梦。这个“梦”让他疯狂同时也让他沉沦。他曾经为了这个梦而天天守在“信箱”旁等“信”即使没有“信”他依然是痴痴的等,等啊等“梦”终于来了但不是给他寄“信”,他知道了过后很无奈但有无能为力,毕竟他没办法控制要发“梦”.......够了,不要再游“花园”了,赶快切入正题吧。故事其实发生在今天的下午,上网上到一半忽然间手痒进了facebook,一进去facebook,有notification是在平常不过的事了,friend request偶尔也有1,2个但有message,这对我来说并不寻常。一向来爱发梦的我继续的发梦会不会是Beatrice send来的,毕竟周末那晚,我们谈了差不多3个小时,可能谈谈话之间她被我“电”到,我心里暗暗地笑哈哈,冷静一下想想一定那些叫你帮忙like这个like那个的,铁了心我发誓如果真的是后者,我必定送他们一个但结果竟然是我无法预料的,喝着水的我差点喷水。事发大现在好像有半年了,错错错应该是差不多要一年了。经过天时地利的洗礼,我成功走出了“那件事”的阴影,那件曾经让我失去灵魂的事。过后,铁了心的我内心挣扎了好久才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我要彻底忘掉她,我要把她从我记忆里赶出去,所以最后我把她从我1000++朋友里面remove掉,再把她的号码从我手机里delete掉,那些我曾经认为和她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全部丢掉。
老实说,我并不后悔,不是说我要逃避失败所以才选择那样对她,而是我要忘掉她,当不曾认识过她。隔了大半年,我成功了,无论什么日子,她的生日我都没有去祝福她,就连她现在过得怎样我都没兴趣了,她身边是不是有一大群帅哥围着她我都没关系了。正当她已从我记忆中消失一段时期后,今天我忽然间收到她的message,在facebook的,也许她要发这封“信”前,怎么找都找不到Tan Wei Loon这个曾经那么熟却又很陌生的名字了。这封“信”的确来迟了。“信”的内容是简简单单的寒暄,看到她这一封“信”时,我竟然有了当年我写的歌的感觉“看 看到你给我的回信 忽然不想回应 没有原因”但出于礼貌我也淡淡的给她回“信”,然后便sign out。
夜黑风高,我睡不着,听着《那些年》再回忆起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我觉得我做错了,我不该这样对她毕竟曾经在我低落的时候,是她给了我站起来的勇气;在我觉得无聊时,她陪我sms了一整天;真的很讽刺,在我认为她像泡沫一样消失在我的记忆中但此时此刻,我无法控制我的脑不再去想那些“往事”,那些我们之间的快乐回忆......打开facebook看到她给的第二封“回信”,我不再去犹豫是否也要“回信”了,直接的给她回了最后的“信”......
九把刀有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我也是)
记忆中你青涩的脸 (还算是啦)
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 (我们也是来到了这一天)
桌垫下的老照片 (可惜我桌垫下没有我们的老照片)
无数回忆连接 (就如现在一样)
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后的约 (她没约我)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呆呆的站在镜子前 (我是在电脑前)
笨挫系上红色领带的结 (我没有红色领带)
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 (我现在已经是大人模样)
穿上一身帅气西装 (拖Matric的福,我天天都在穿)
等会儿见你一定比想象美 (也许)
好像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 (一点点)
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 (她不曾骂过我)
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 (我们并不同校,不可能黑板上有我们的组合)
谁与谁坐他又爱着她 (这句不是很明白但我当年的确爱和她)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那些年我们没错过的大雨,只记得我淋着雨去top up)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不算是爱情是单恋)
好想拥抱你 (我没有想过)
拥抱错过的勇气 (我最大的勇气就是想她表白)
曾经想征服全世界 (我没有那么大的理想)
到最后回首才发现
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 (当年啦)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好像告诉你 告诉你我没忘记 (忘不了)
那天晚上满天星星 (今晚没有星星)
平行时空下的约定 (我们的约定是我不会再烦你)
再一次相遇我会紧紧着你 (我看不会了)
轻轻抱着你 (因为我已经放弃你^^)
s.f.t::那些年--胡夏 / 《?》--陈奕迅
Comments
Post a Comment